Skip to main content

「设计中国北京」展会资讯

darkgrey background

19/09/2018

“设计中国北京”携手“非静止建筑”在瑜舍酒店打造的艺术装置——“编织丛林”

“设计中国北京”携手“非静止建筑”在瑜舍酒店打造的艺术装置——“编织丛林”

这次我们创作的艺术装置名为“编织丛林”,受启发于手工编织,意在对竹材的内在材料特性进行形态上的探究。竹子吸收大量碳元素,是一种生长速度最快的自然材质。我们通常以材料为起点,尝试理解我们应如何利用和平衡材料特质,再将这种研究运用于形态设计。我们发现竹子有极高的韧性和灵活性,但在经过外力编织后,这种结构在轻质的同时又是刚性的。在“材料驱动设计”的理念下,我们无须迫使材料去做什么,而仅仅需要顺从或模拟材料表现的特性和状态。这件作品挑战了传统的设计和建造手法,呈现一种潜在的路径,一种“极少阻力”的路径。

dcb2018news-编织丛林1.jpg

在这种意义上,老套的“人vs自然”的说法不再站得住脚。一种新的哲学由此产生——“自然中的人性”。这个作品是为了完成更大尺度有机设计的一次方法论上的尝试。目前,诸多技术层出不穷、代代更新,助力于设计过程和筑造过程的整合。当一件作品的主要创造性价值来源于技术时,它的完成过程一定是在自然范畴的可持续材料与人为赋予的形式特征的融合内的。从这个角度讲,一件作品并非仅由技术向前推进,而是在在多维度的参量交互下实现的演变。

dcb2018news-编织丛林2

此次装置设计是由非静止建筑带来的,非静止建筑是一个国际化的富有创作激情的团队,由郑默女士和马丁·米勒教授(美)于2015年创立。工作室运用集成化的参数化设计和数字建造为手段,主张结合自然仿生及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注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并重视创新设计、尖端材料、工艺和科技的运用。公司的总部位于北京和纽约,项目包括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大型公共景观、文旅项目规划设计、创新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绿色低碳建筑设计、人工智能研发与大型环境装置设计与建造。我们追求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在新领域中不断探索,并引领建筑和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非静止建筑相信在这个复杂而信息量庞大的社会环境下需要实验性和前瞻的设计理念。我们相信多样化和跨学科可以为设计方案带来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工作包括项目实践和研究两个方面,跨越规模从庞大(城市设计)到极小(室内与装置)。每一个项目之间的设计体系和理念都是相关联的。我们相信学习过程。我们的解决方案一直是在物理模型和电脑数字模型之间,我们将自己置身两者之间的门槛。在这里,我们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新方法。

www.antistatics.net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