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设计上海」2023特别策划

darkgrey background

29/03/2023

“融·编织”设计展

“融·编织”设计展

融,将传统手工艺融化解构,再融解到设计中去, 这是一个创造当代设计语言的过程。融设计展,以五年为周期。第一个五年,五种中国材料(竹、丝、土、铜、纸);第二个五年,五种中国工艺(榫卯,染色,编织,铸造...)。融-编织,基于对中国传统工艺中编和织的解构研究,邀请28位设计师为期两年的创作,将传统编织带向未来。

1

1

1

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

裸筑更新建筑事务所由柏振琦先生自2016年创立,以”勇敢和好奇心“作为处事态度,与世界对话。在裸筑历往项目中,尽可能探索,尝试,突破约定俗成的规则,重建一种更有趣的秩序,始终希望成为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裸筑是设计边界模糊的“独立小型事务所”,事务所成员常年维持在10人,团队工作状态极其稳定,有能力涉猎从建筑到室内到产品的不同维度。同时,多年的落地磨合经历,积累了一群可靠,心智稳定的匠人伙伴,有自己的钢木石实验车间,拥有直接测试,落地创意的能力。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项目千篇一律,而裸筑的设计价值观应该是,更自然的建筑,更善意的空间,更有趣的产品。

 

草本再生

材料:麦秸秆,钢,布料;尺寸:950*460*450mm

让自然循环起来“是本次作品的设计起心。小麦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每年会留存大量的麦子成熟脱粒后的秸秆,我们回收麦秸秆,通过模具对齐进行填充,利用钢板挤压塑形,形成草块座椅。特别之处在于对待特殊截面的处理,一侧打磨切齐,使草本植物以建筑剖面的形式展示根茎结构,另一侧则保留其原本葱郁的生长肌理。作为中国的年轻事务所,我们希望通过设计逻辑与思考,能够用环保有趣而又实用的设计为自然循环做出改变。

中国设计

 

毕蓉蓉

毕蓉蓉,1982年出生于宁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毕蓉蓉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画山水画专业,以及荷兰Frank Mohr学院绘画专业。她的作品曾在一些重要艺术机构及公共艺术项目中展出,其中包含: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上海玻璃博物馆、K11、上海明珠美术馆、南京四方当代艺术中心、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贝浩登画廊(上海)、上海Vanguard画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深港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她曾在莱斯莱斯“缪斯”艺术项目首届飞翔女神挑战赛中获奖。在她目前的实践中,除了绘画创作,毕蓉蓉同时展开一些基于绘画而发展的多种媒介作品的探索和创作,如织物、场域特定的装置、动画等。她的作品互相之间环环相连,在某种生命能量的驱动下,作品催生出作品,共同生成一个结构缜密且生机勃勃的艺术生物体。

 

再编码--纹样XI-∞--LED织物2

材料:麻线,涤纶线,羊毛线,棉线,木框,LED及配件,亚克力板,金属连接件;尺寸:63x73x16.5cm

在这件作品中,我将旅途中从不同城市采集的一些纹样碎片,通过不同的手法、媒介进行了转换,其中包含非遗手工艺萧山花边、编织、LED动画,尝试将传统与今天的工艺语言进行联结。在LED动画中,我将表现在织物中的传统纹样进行分解,使它们在时间的维度上重新组合,不断地产生出新的可能性。对我来说,在城市风景中,最令人迷恋的就是表象背后的事物间的无限发展的脉络关系,受此启发,我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和表达事物间、时间与空间之间的一些联结关系。

中国设计

 

陈大瑞

Maxmarko品牌创始人 | 首席创意总监;CHEN DARUI品牌创始人 | 谱物品牌创始人

中国陈设艺术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实践导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软装陈设分会专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RAYLI瑞丽无界•轻奢生活方式设计大赛专家评委;北京家具行业协会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HEN DARUI作为陈大瑞的“自在地”而存在,感性与自始至终隐藏的强烈表达欲望在这里被唤醒。不受任何用户和市场需求的束缚,给予无限想象的发挥,用更为时代性的语言,更考究的技艺去更好的创造,从而赋予其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宽广的发挥空间。CHENDARUI更偏向关键性的探索,它并非是单纯的家具形态,不从家具的角度入手,而是有点像艺术作品,敏锐地察觉时代发生的变化。人与物、物与时代之间隐藏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这些关键性的线索通过设计表达出来,给世界的人看。是先有了观念再去做,最后赋予它一定的使用功能,从而更能体现艺术与设计、精神与物质最初的状态,以非家具的形态冲击传统的观念。

    

X虫灯

材料:金属,树脂,综合材料;尺寸:360*300*1470 mm

从传统经典文化工艺中提炼元素并通过当代技术进行再创,在尝试了不同编织手法后,选取藤柳编中“乱编”这一形式,通过参数化模型生成并采取光固化3D打印制作,在保有“乱编”形式的前提下探索快速生成的路线,尝试为传统编织在当下工业制品市场中探索新方向。

中国设计

 

高其蓁

浙江温州人,自由艺术创作。通过食物及多材料实验创作,记录时间讲述故事,她的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产生共鸣,给人以启迪。

 

GROWING

材料:苎麻;尺寸:尺寸可变

成长中,无与伦比的植物的力量和生长力。苎麻,麻皮,苎麻线,夏布,从植物转为材料,一个生长中的植物架由织物组成,包裹由此发生,相互交融,相互成长,阳光,露水,气和时间,触摸,理解,成为,回归。

zgsj

 

何鲜

何鲜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回国后担任著名建筑公司产品设计师。2020年初创立了Studio Monana 设计工作室,并开始活动于中国上海及意大利米兰,为一线奢侈品牌,世界级艺廊等提供产品,家具,全案,空间策展等设计服务,次年入选Wallpaper卷宗设计大奖年度新人。自造品牌/Archive家居品由海内外知名买手店及艺廊代理销售。

 

结的沙发

材料: pvc;尺寸:1200*1400mm

中国绳结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在服装,家居,军械,车马等领域。起到功能性,装饰性,甚至象征性的作用。我们对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大部分使用价值的中国绳结进行了再发现。我们意识到,绳结的魅力在于一种对于二维(一根绳子)素材的升维运用。而我们的设计基于这个思考,尝试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重升维,使其产生新的使用价值。于是我们想到了充气。

zgsj

 

梁晨

明渡设计创始人; 主创设计师。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士学位与德国汉堡美术学院产品设计硕士学位。他曾在德国多家产品与家具公司担任设计主管,于2016年在德国汉堡创建明渡设计工作室,为欧洲与亚洲多家公司设计与研发产品。他曾在德国发表并出版《融》《藏族纺织与社会设计》设计理论研究,被多所国际知名高校与机构所收藏。其作品曾获得德国红点至尊奖、德国红点奖、德国iF设计奖、德国国家设计奖、韩国K-Design等多项国际设计大奖,并受邀参加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以及德国、法国、新加坡、中国等诸多设计展览,获得《AD安邸》《ELLE DECO家居廊》《INERNI设计时代》等国内外知名媒体专题报道,2020年被AD安邸与设计上海评选为年度最佳设计新星。

明渡设计由设计师梁晨于2016年在德国汉堡成立。设计方向是以家具和家居产品为主,并在平面、交互与空间等设计领域进行开放性的尝试,去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明渡设计位于德国汉堡与中国深圳,并将两地优质的设计资源与生产制造优势相互结合,在为品牌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外,也致力于设计研究与社会设计。

 

织光系列

材料:竹片,不锈钢;编织工艺:钱利淮;尺寸:370*300*1650 mm;330 550*1650 mm

本系列灯具将手工编织的竹片嵌入到金属框架之中,配合四轴联动的结构与灯光的映射,展现出光影编织的动态效果,在空间中光与编织相互融合出全新的视觉体验。织光系列不仅是灯具,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装置,将手工艺与机械结构结合,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解构编织。

 

邱昊

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空间艺术设计专业。2004年被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录取前往攻读女装硕士,2006年回国正式开始他的同名女装成衣系列“QIUHAO”,2001年推出自己的第一个成衣系列,至今已经连续发布了36个成衣系列。2008年,由邱昊设计的羊毛针织系列得了国际知名的金羊毛标志大奖。2011年,邱昊在纽约被全球知名时尚咨询机构WGSN举办的“GFA全球时尚大奖”提名为全球设计突破新人。2013年,邱昊在上海举办了个人艺术展“无题”。

邱昊于2014年在上海建立BONSAI(铂塞溢)工作室。公司设计,生产,经营设计师同名品牌QIUHAO。BONSAI盆景,寓意为精神的需求,而盆景需要时间慢慢地栽培,这正是公司主张的一切自然而然,凡事随缘随意但不随便的处事哲学。公司的设计,样衣以及部分生产都位于上海外滩最为繁华区域的一栋1930年代的ART DECOE风格的老建筑内,以小而精致为目的打造“made in central Shanghai”的中国设计师品牌。BONSAI用奢华的材料和精工细作每一件衣服,主张慢时尚和惜物的概念。

 

无题

材料:金属;尺寸:820*880mm

编织分解开来看,是一个简单结构的有序重复使用。这件编织开衫,是用普通的大号服装挂钩,又叫封机钩,我们常见的是迷你号的大小挂钩用于裙子腰头和领子处。大号的则常用语冬天外套。封机钩一副分为阴阳或公母两个部分,我们用挂钩上下,左右不同组合,重复排列,就和织毛衣的方法一样,编织成一件带口袋的开衫。

zgsj

 

时晓曦

时晓曦作为2-LA Design的创始人之一与创意总监,同时也是IDSA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成员,TEDx speaker和清华大学孵化器X-Lab创业导师,拥有多项设计与发明专利并包揽全球顶级设计大奖,在2016年光华龙腾奖中被评为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9年起担任日本G-Mark设计大奖评委。

2-LA创立于美国洛杉矶,是一家多次荣获国际奖项的设计咨询公司。设计案例覆盖品牌设计,产品设计,时尚等多个领域,在商业市场与创新解决方案上的丰富经验让客户在收获创新设计的同时,也能获得商业上突破与品牌上的提升。本次针织项目是与GSK广品织造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成果。

 

非织

材料:涤纶纱线,可热融TPU纱线;尺寸: 400*480mm;210*340mm

该项目是一次材料试验,用新材料和新的生产工艺对传统编织技艺进行延展。实验是将普通涤纶纱线和可热融TPU纱线混合机织,随后进行热压将TPU编织部分融化形成半透明塑料膜,产生针织纹路漂浮于半透明介质中的效果,并以塑料袋为展示的媒介,视觉上做出传统和现代碰撞。本次实验意欲探讨新与旧,尝试科技是否可以给传统工艺带来新的生命力。

zgsj

 

孙玥

孙玥1991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现居杭州。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后赴美国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t New School学习,2017年获得Fine Arts纯艺术专业MFA艺术硕士学位。2018年成立Key-Craft雕塑工作室,进行个人雕塑创作实践至今。

 

失帧的曲线

材料:陶泥;尺寸:420*600*800mm

本次创作围绕”编织”的概念展开, 孙玥从错叠有序的编织工艺中延伸出想象.竹条的转折与互相制约支撑构筑起稳定且相对独立的结构,仿佛万千星球遵循着运行轨道而织成的无垠宇宙,亦或是现实社会中的每个穿梭于时空中的具体的人. 孙玥试图在小的单位里设置这种互联的关系,试图用感性本能的触觉来转化这种微观的抽象解读.以泥土为媒介,借助原始的泥条盘筑法,三种泥土在层叠攀升的过程中交织却各自独立,在这个捏塑的过程中,泥土的运行轨迹被建立在时空中, 同时艺术家的身体也作为第四种隐形的泥土,在作品的负空间中被记录。

zgsj

 

譚穎君Kwan Tam

譚穎君Kwan Tam生於香港。本為櫥窗設計師,2013年於上海開始學習陶藝,2016年到丹麥國際陶藝研究中心參與工作坊和藝術家駐場計劃,並於同年從上海搬回香港成立Kwan-T 工作室。譚穎君既是設計師又手工藝者。她嘗試通過作品去探索陶瓷的新思維,並彌合雕塑和實用品之間的距離,希望能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之間取得到平衡,保留手工創作過程中人性化的痕跡。她從2014年開始使用紙和陶土作為創作的媒介。她對這兩種材料的脆弱性和多功能性感到很大興趣,並啟發了創作紙系列的念頭。她的設計背景對她的作品有很大的影響,這特色都反映在作品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的本質上。她想要通過抽象去除掉不必要的裝飾,希望作品的簡潔和純淨可以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永恆的美。設計師網站: www.kwan-t.com

 

材料:瓷泥;尺寸:

“縷” 是對輕盈與和諧的追求。 我想通過粘土細絲來表達幾何結構的簡單性。 手工擠出的線層支撐著形狀,營造出一種節奏感,平靜而又自發。 結構本身體現了技術和美學的轉變,是對典型形式的重構。

中国设计

 

王鸿超

85后设计师王鸿超生于人文荟萃的苏州。在美国读完工业设计本科,他毕业于 ECAL 奢侈品与工艺设计硕士,师从大师 Nicolas Le Moigne、Thilo Brunner、Jaime Hayon 和 Bethan Wood。王鸿超与设计师游鹏(RCA)在纽约共同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Benwu Studio,并与许多知名客户成功合作,包括Hermes, Vacheron Constantin, Cassina, Isabel Marant, Mini, Baccarat, BMW, Berluti, Swarovski, Cartier, Perrier Jouet, Remy Martin, Martell, Lane Crawford, Nestle, SKP, Xander Zhou, Descente 和Nike。除了从事设计实践外,他同时还是西浦工业设计系的资深创始教授之一。曾在 Phaidon、Laurence King、AD、Elle Décor、ICON、Wallpaper、IDEAT,Dwell发行的书籍和杂志有过报道。他的作品在V&A, UCCA画廊, 悉尼Powerhouse, 莱比锡艺术博物馆,巴塞罗那设计博物馆留下了痕迹。CNN 将他列为新一代改变中国设计语境的五个名字之一,并被英国杂志 Taltler 评为 T 世代百大华人才俊。

Benwu Edition 是由 Benwu Studio 于 2015 年在米兰米兰家具展上推出的独立设计品牌。通过重新构想日常生活,我们创造了一代新的可持续家具、配件和照明产品。我们的设计理念受到前卫时尚的启发,旨在开发先进、引人入胜且功能性强的物品。整个系列专注于专业工艺、高品质材料和技术研究,确保每个产品都有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我们的愿景是设计出玩味十足且实用的家居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生活中的物品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相关。产品线将艺术气息与严谨的工艺结合,创造出新的应用。"艺术性"一直深植于 Benwu Edition 的基因中,我们将其与专业工艺相结合。2019 年,我们计划推出一个名为 Benwu Edition Limited 的限量系列。这个限量版包括几种经典产品的最高奢华版本,针对收藏设计市场。我们的使命是通过跨越文化和学科领域,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和艺术感的产品系列,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Benwu Edition 曾亮相世界各大主要设计周展览,多个经典产品也曾被V&A,Powerhouse,UCCA等博物馆画廊永久收藏并屡获殊荣,2019 品牌被提名为香港连卡佛的创意竞标奖,成为数年来唯一获得该特殊奖项的家居品牌。2022被提名为 Frame Award 和 Good Design Award 等著名奖项。

 

爱斯基摩椅

材料:柚木、金属、皮革;尺寸:1700*80*90mm

爱斯基摩躺椅灵感来自18世纪因纽特人手工制作的狗拉雪橇。在当地,人们使用木材、钢和皮革绳创造了一种可以支撑个人及货物的车辆。我们对这种雪橇设计的人体工程学和功能性感到惊讶,复刻更新这种经过长时间手工制作的“老化感”物品,给人一种怀旧和安心的感觉。-我们一直欣赏中国传统木工和西方皮革工艺的技巧、精确和努力;结合优秀的工艺并衍生出新事物一直是令人痴迷的。爱斯基摩躺椅是一件独特的作品。结构由 5 轴 CNC 柚木制成,内部嵌入钢制金属框架,以实现最小支撑方案。座椅表面由皮革带按特定顺序手工编织而成,并用黄铜螺丝固定。

中国设计

 

徐燕辉

针织设计师、艺术家、东华大学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导师,现工作和生活在上海。致力于运用纤维材料进行创作,2019年创立个人工作室Knitting Library,参与《大声展》中国巡演、正大美术馆《花样》当代中国时装艺术作品展,于2021年完成独立个展《一根纱线编织的万物花园》,于2022年完成独立个展《一根纱线编织的未来之地》。她曾被评为上海十佳高端青年创意人才,并入选《VISION》杂志50位中国原创设计师。她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探索聚焦在纤维材料的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和在欧洲的游历中保持着高度创作热情。

 

金属森林

材料:回收库存纱线,金属;尺寸:3600*1600mm

“金属森林”是一个纺织品装置,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发人深省的思考。 该装置完全由回收纱线制成,是对未来世界的创造性诠释。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人类活动的自然世界呈现野性过度生长的状态。 这个作品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日益关注的富有远见的回应,探索了回收材料和改造金属结构的方式。“金属森林”邀请观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生态责任以及人类与自然系统交汇的主题。 通过其错综复杂的纹理、分层形式和超凡脱俗的美感,该装置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视觉表现,展示了文明力量与自然世界力量之间交互渗透与影响。

中国设计

 

农造

许刚,本土创造、农造、不造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可持续设计(材料)博物馆创始人,国内一线资深独立设计师,于2011年创立国内混凝土家居第一品牌——本土创造。多年来率领设计团队,深入考察工业体系现状,聚焦关注城市生态与人文发展。以人文设计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多年来不断研发、创新高性能混凝土工艺,最终实现废弃材料的再生运用,促进环境、资源绿色发展。团队围绕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深化践行,在国内家居行业起到标杆、引领作用,产品设计享誉海内外,囊获多个设计大奖。

谭雅图,农造品牌主理人、农造项目设计师、可持续设计(材料)博物馆联合策展人。毕业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空间设计硕士学位,现担任农造品牌主理人,专注于人文与在地材料的系统梳理与材料的研发应用实践。涉及研究参与课题包括:生土与废弃土材料调研与产品应用,荥经泥传统工艺研究与现代工艺结合应用,黔东南黄岗侗寨香禾糯复耕“种子计划”项目实践等。

叶伟镔,工业设计师,电气与机械工程师,现任本土创造材料与技术研发设计师。热衷于不同材料与机械设备技术研发的实践,配合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涉及课题包括:咖啡渣、农业废渣等生物基代塑材料研发与应用,回收循环材料研发与应用,3D打印技术与设备研究与增材制造,太阳能照明产品研发与应用,移动通讯设备无线传输产品研发等。

何紫欣,可持续设计(材料)博物馆策展设计师。参与数字编织课题中布依族纹样的数字化转译、田野调查等工作。在项目中,充分了解布依族文化和传统编织技艺,把握项目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农造,探寻农耕文明的温度,构造未来。源于自然从物质走向精神途中的记忆。是在对现代化冲击下的后农耕文明的在思考,试图探索出一条突破人造环境直通生命的进路。农造品牌成立于 2019 年,是本土创造的子品牌,致力于以设计与实践为手段,深根田野,探索在地文化与传统文明在当代的价值。

 

数字编织--黔西南布依族传统纹织与3D打印设计转译

材料:PLA增材3D打印;尺寸: 110*110*26mm;Φ208*49mm;200*200*3mm

通过科学解构研究传统布依族纹织结构,进行纹织规律的编织转译成为可编辑可修改可发散的平面几何图形。结合深入调研的黔西南布依族田野成果,农造团队将纹织图案通过不同的逻辑关系进行数字化重组,将传统的纹织图案通过计算机编程产生随机图形。感性的传统温度在理性的数字化中产生了很多可能性,最后与3D打印技术结合,成为全新的呈现。在田野中,我们通过将声音、画面、感知变成量化的图形,进而干预传统的编织纹样,从而产生了随机组合的数字化通感图形。我们把采集到的棉花田里的声音、织布机的声音、传统布依傩戏的歌声、劳作时的谈笑风生和各种各样的生活小调,转化为计算机语言,通过编程干预原有的传统编织纹样,产生新的肌理,再通过应用在不同的产品上,寻找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延续的设计手段。来自乡村的声画与现代计算机语言的联动,是否可以创造出传统的未来探索方向?

中国设计

 

Mugi Yamamoto

Mugi Yamamoto是一位常驻上海的瑞士-日本工业设计师。他在日本、德国和瑞士的国际设计机构积累了10年的经验,然后于2021年在上海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他致力于创新产品的定义与开发,而不是重塑现有的解决方案。Mugi在设计中追求简洁,完美和高品质,同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irc是一个新的工业设计工作室,由Mugi Yamamoto和Eric Cross共同领导。他们在中国上海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均有办公室,他们采取将独立工作和与客户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产品和家具设计创造新的机会点。他们将好奇心融入设计过程,对设计创意进行反复的试验与测试。他们对人类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亲手制作原型,建造全尺寸模型,以确保他们的设计创新、独特、对人类和地球有价值。他们已经为欧洲、亚洲和北美的主要品牌开发了大量的产品和家具。他们的作品赢得了超过26个设计奖项,包括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和优良设计奖。 除了从事设计咨询工作,他们还会进行自己的实验性项目,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编炽

材料:电线,灯泡;尺寸:

“编炽” 是一个实验性项目,它采用中国传统的编织技术,只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灯泡来创造一个简单却又引人注目的吊灯。这个概念提取了吊灯的传统特征--电源、灯光和灯罩,并通过将电线转变为一个编织的灯罩来进一步简化其设计元素。这个项目最大的挑战是用一根连续的电线编织整个作品,并将灯泡封装在里面。近两年的研究、实验和原型设计都是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此项目通过提炼电线作为核心设计元素并将之放大,最终得到一个优雅的吊灯。

中国设计

 

颜呈勋Bill Yen

1998年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获经济&艺术史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学硕士学位。曾工作于波士顿Iconomy.com、纽约 Tsao and McKown Architects事务所、波士顿 Kennedy and Violich Architecture 事务所。2005年在上海创办穆哈地设计咨询公司,2008年又创办上海MRKT产品公司。

成立于2006年,MRT设计是一个综合形的设计工作室。我们的作品涵盖从大型商业综合体到住宅室内。我们的团队由具有不同背景和多年经验的设计师组成; 因此我们的服务范围从空间设计到战略和研发。如今,有了合伙人吕丹、陈翔和曾雪婷的加入,穆哈地设计在中国和国外都有丰富的项目经验。

 

粒状干扰编织

材料:PE塑料筒膜,塑料绳, 塑料链,塑料珠,真空泵,胶,管配件

作品是对一个编织结构的推测,该物体具有动态结构性能,取决于“颗粒堵塞”的原理。编织,即通过交织线形成织物的过程,主要是生产柔韧和柔软的织物。虽然有一些结构编织(玻璃钢或竹篮等)的例子,但失去了编织物的许多特性。我们的作品是用装满珠子和链条的管子编织而成的。当带有填充物的管道处于真空状态时,松散的填充物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结构稳定的结构,并保持形状。在没有真空的情况下,管子是柔性的。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扁平的可包装物体,可以展开成任意的形状,然后在形成形状后进行加固。我们对几种不同类型的编织和结构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1.厚实的针织衫;2.气动结构;3.混凝土土工布;4.水工成型钢结构;5.颗粒堵塞(通过真空)。在探索了每种技术并了解了如何将其集成到编织基体中后,选择了颗粒堵塞,以便于集成、新颖,并能够通过选择的填充物和真空强度调整结构刚度。

中国设计

 

曾静华

设计师曾静华拥有芬兰阿尔托大学设计专业硕士学位,中国的文化背景以及北欧的设计经历交织构成她的设计语言。曾参展于巴黎设计周、芬兰国家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展等,作品曾获德国红点奖、Maison&Objet中国设计银奖、挪威木构比赛一等奖、中国金点单品奖等。

感知设计工作室由设计师曾静华创立于2020年,借助有机的线条结构与细腻的材质工艺结合,使产品的体验更为丰富与多元化。希望通过设计传达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知,在回溯与想象中重构可能性。

 

弹弹笼凳

材料:弹簧钢,户外绳索

弹弹笼凳的灵感来源于传统渔具地笼。地笼曾是捕虾抓蟹的优良工具,手工编织的网面连接着间隔的金属圈,可以折叠收纳方便运输,但由于网目过小不利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因而逐步禁用。弹弹笼凳以不同的编织材质为这种传统渔具创造新的应用场景赋予新生,弹簧钢制作的金属圈同时具有支撑强度和一定的弹力,以户外绳的编织将间隔的金属圈连接起来形成整体,长凳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弯曲和局部折叠,坐上去体验回弹的趣味性,不使用时可以全部折叠收纳。

中国设计

 

赵子晗

本科与硕士就读于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2012年创立SPAZIIO Z 艺术工作室于米兰。先后与FENDI及TIFFANY合作艺术项目,2015年受邀米兰设计周Fuori salone展,2017年于米兰策展UNICOGGETTO艺术展览。2020年后陆续在深圳时尚家具设计周、“意思”设计展、新天地艺术节、设计上海与设计深圳展示家具与装置艺术作品。2021年在米兰成立功能性艺术品品牌UNICOGGETTO。2023年先后参与深圳设计周、POP UP 101赵子晗作品展、设计之春、米兰设计周的展览及策展。

UNCOGGETTO,创立于2021年的功能性艺术品品牌。Unico(唯一)与Oggetto(物品)组合在一起,表达出品牌的主旨——致力于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品牌与艺术家共同创作,以这种方式去探讨家具艺术去功能化的可能性、形态的情绪表达与未来主义作品的表现形式。

 

OMEGA编织系列

材料:可再生高分子材料

这个系列家居是对以连续的希腊字母欧米伽Ω形态立体编织成型。

使用的是可再生高分子材料,通过加热变成半熔融状态,饱和的线径以Ω形态连续挤出,根据编织的不同的形态蜿蜒而上,以化学键在半熔状态的相互融合而稳固成型。作品表面的纹理通过参数化辅助计算而形成,增加了原始而自然的美学表达。

中国设计

 

张启

张启,1978年出生于中国重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毕业。曾为记者,供职于中央电视台,后服务于美国传媒集团IPG。2010年创办TAN|毯言织造(中国)公司,负责产品设计及中国市场的全面推广。TAN|毯言织造(中国)公司的建立,旨在推动传统地毯编织技艺的传承以及改善和帮助中国地毯手工业者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毯言织造(TAN CHINA)一个致力打造高尚生活方式的奢侈品品牌公司,设计和生产全球最为精美的顶级艺术地毯。毯言织造(中国)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专注于现代地毯的艺术设计与织造工艺的完美融合、以及传统手工的保护、传承与创新。2010年,毯言织造与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艺术家合作,联合推出了第一个原创系列——中国大师,创作艺术家包括:曾梵志、周春芽、丁乙、谭平、方力钧、刘野、杨少斌、李磊等,引起业界强烈反响。毯言织造除了与著名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之外,更注意自身设计团队的建立与原创作品的开发,同时还针对个性空间推出专业的项目定制服务,为许多高级酒店、豪宅、私人飞机等项目提供全面的地毯解决方案。如今毯言织造已发展为一家现代设计与艺术风格完美相融的创新地毯运营商。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香港等城市均有门店和代理商。    

 

独立女性Ⅰ

材料: 100%西藏高山羊毛

在中国传统纹案图形中,龙代表天子及男权,往往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此织物作品的创作灵感是基于一张极其罕见的慈禧太后寿宴时的清宫贡毯。贡毯四周各盘踞着一条飞龙,在云和蝙蝠的边界,玩着实现愿望的珍珠,但贡毯的中心却呈现出两只凤凰(团凤),各衔着一枝开花的树枝。这是在极少有记录的中国传统绘画及织物图形中,对以慈禧为代表的女性权利意识崛起的表达。也就是从那时起到19世纪末,中国的女性独立运动才开始出现的。设计师在这张传统清代贡毯的基础上,以中国书画泼墨的方式处理,让蓝色墨汁毯面流淌,流淌过时间及历史。创作者想要通过此织物作品的创作,表达世界阴阳相生,人类历史也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书写的。

中国设计

 

张凡

-张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协会首饰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英国珠宝历史学会会员。致力于古代工艺与文化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当代设计的未来性研究。她曾多次荣获国家级荣誉,包括 2019 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艺术人才和 2012 年第八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此外,她的作品也被美国设计与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二十四天心

材料: 珍珠,紫铜鎏银,鎏金;尺寸:280*160*60mm

北斗七星循环旋转出星云万象,运行出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统一,二十四节气孕育而生。“斗转星移”二十四节气汇聚成天心,天心带我们仰观天象、俯瞰地理、中察人伦。取自传统细金工艺的虚拟金丝编织成“斗转星移”星云飘带佩戴于眼部,二十四颗珍珠如节气的运行随人旋转颤动。来吧,用你的慧眼,舞动天地之心。运用中国明代万历帝翼善金冠的编织工艺,将细金属丝套编成结构松弛随意的网,运用金属的特性塑成自由可变的形,佩戴可以随人的动态摆动。借鉴中国非遗扎染的工艺思路,将鎏金技术制作出金银渐变的效果,使金丝表面如同水墨画的金银渐变光影一般。珍珠的缀饰,如同银河闪耀的星,代表二十四节气星象。

中国设计

 

张小川

知名首饰设计师,装置艺术家。2001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200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国家艺术设计学院整合系研修,2006赴意大利,成为米兰Domus Academy配饰专业的首届硕士毕业生,回国后创建“xiaochuan studio-小川工作室”及同名艺术首饰品牌。其首饰和装置作品曾在中国,台湾,香港,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士等地方展出,许多首饰作品被私人藏家及品牌收藏,多件艺术首饰作品被瑞士卢加诺博物馆永久收藏。

“小川工作室”成于2006年末。多年以来对自然生物,以及对首饰的热爱,让我有了组建“小川工作室”的想法。自然,生物,首饰,制作,这都是我的至爱,但如何能将他们融汇到一起,如何在艺术和首饰间找到平衡,这就是我希望能通过“小川工作室”来做的事。手工制作的首饰,在现今这个发展过快的世界里,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型,需要伴随着太阳的升起降下来一点点完成,没有什么是来的轻易的。首饰的价值,不再只体现在单纯的昂贵原料上,更多的关注心灵的需要,与其说是佩戴,还不如说是与“它”游戏。让它与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与国内多个知名美术馆及画廊,设计品商店,设计网站有着良好紧密的合作。

 

视界

编织是人类,飞鸟乃至昆虫赖以生存和制作工具和居所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非常古老的一种。植物花粉的表面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呈现出纵横交错充满沟壑的肌理,与编织肌理有着异曲同工功之妙。无论是自然生成还是刻意编织,它们所创造出来的肌理和纹样,都让我有一种对远至生命起源和自然界的人与生物的技艺的崇拜。成为我的新作“视界”的观器上的纹样。对于观众,视界是一件“观器”。对于琥珀,视界是一件“容器”,编织与花粉的肌理包裹和承载着“时空”。通常意义下观看需要宽广通畅的视角,但被压迫遮蔽的狭长缝隙,会让人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也能通过对观看口的挤压造成对空间和光线的控制来比拟时空观测。

中国设计

 

郑祎 Caroline Cheng

艺术家兼策展人,推广中国陶瓷艺术文化数十载,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作为艺术家,郑祎曾在香港苏富比(2013年)和纽约苏富比(2015年)举办个展。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 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收藏。她的作品曾在德国⻙斯特瓦尔德陶瓷 博物馆(2010年)、法国蒙彼利埃黏土与玻璃电影节(2010年),美浓国际陶瓷奖(2017年)获奖。2014年美 国陶瓷艺术教育学会还颁予郑祎“杰出成就奖” 。其带领的乐天陶社“城市复兴”项目荣获日本GOOD DESIGN评 选的社区发展项目奖(2020年)。郑祎是香港、上海、景德镇、大理乐天陶社的领导者。该机构将推广陶瓷艺术教育及促进手工陶瓷艺术作 为企业使命。同时她也是“祎设计”的联合创始人,该机构目前致力于研究和生产将陶瓷废弃物变为一种新材料的再生新技术。

 

编织纸窑

材料:回收报纸;尺寸:800*500*600mm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瓷的烧制方法不计其数,窑可以简单理解成一个可以保温的壳,所以任何材料都是可以尝试制造的,比如稻壳铺盖、堆烧、砖砌窑等等。在收到“编织”这一主题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编织一个窑,所以我选择了“回收报纸”这个材质进行编织制造纸窑,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人知道窑炉烧制的基本原理。对我来说要去深入了解编制技术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所以我选择了利用编制的原理,与自己的专业结合,呈现给大家不一样“编织”概念。

中国设计

 

周安彬

得闲Dak Haan设计主理人周安彬,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家具专业,在求学从业的10余年间始终坚持在家居生活领域中实践与探索。这位连续斩获国际最高设计奖项(包括德国红点设计奖The best of the best 、德国国家设计奖、日本Good Design等)的设计师,从沉浸于工厂车间对材料工艺的钻研,到身居家具卖场一线作为店员了解消费者,再到后来进入房地产企业对生活空间的研究与开发,种种跨行业的实践与经历并没有束缚其设计的发展,反而使其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不同的维度,对于探索与平衡产品、空间与人的生活关系的思考更为内化与深刻,也为其品牌设计之路奠定了基础。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周安彬先生却提出“回归本我”,倡导由自身生活与环境出发,弘扬本土生活文化,以当代审美与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创造出真正属于我们文化价值认同,且能够惠及大众面向国际的设计。

「得闲DakHaan」是由中国设计师周安彬于2020年于广州本土创立的原创家居生活品牌。

「得闲DakHaan」以本土文化为自豪,以「Design by canton」&「made in china」为自信。设计以记忆中的温暖,印象中的美好,以及与我们生活文化息息相关的事物为灵感,创造出不被既定形象、风格与标签所束缚的,符合当代审美与生活诉求的设计。

 

簸箕椅

材料:不锈钢 ,木皮,牛皮,白蜡木;尺寸:450*480*750mm

编织是一种由线到面再到体的工艺过程,通过激光切割平面的一部分并将线与面的弯曲与编织相结合,将传统的编织工艺转化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三维体块。簸箕椅的设计源于农村最为常见的器物“簸箕”,其经典的编织结构在椅身的三维曲面中得以体现,不仅符合功能需求,还增强了椅子的结构稳定性,兼具经济美观与耐用。簸箕椅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金属板材激光切割技术,精准控制编织的范围与精度,既保留了编织的美感,又有可能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手工操作者制作的门槛。希望通过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方式,不仅传承了编织之美,还为使用者带来更高品质的椅子。

中国设计

 

品物流形 PINWU

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于2004年成立在中国杭州余杭。创始设计师张雷(中国),Jovana Zhang(塞尔维亚),Christoph John(德国)从2009年起带领团队,聚焦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材料的解构,并将其应用到艺术装置、家具设计、交通工具、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策展与品牌战略等领域。品物流形的使命:基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材料的解构研究,颠覆传统设计语言,创作当代设计作品,我们称之为“传统的未来 FUTURE TRADITION”。

 

Infinite in time and space

材料: 大理石

 

查看所有特别策划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