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设计深圳论坛日程

Subpage Hero

darkgrey background

*请注意:本页内容可能会更改,“设计上海”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上述变更而引起的任何不便。

 

Loading
27/02/2023
  1. 1.基于差异性,寻找个别属性存在之共相 2.基于人类共有的感性体验,表现共相 3.地方的世界,回到审美系统与价值观层面,建立联系
  2. 1.里程碑 2.长寿 3.启发
  3. 1. 城市观察 2. 消弭边界 3. 建立联系
  4. 中国踏出复苏的步伐,人民的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化。自然健康的生活态度深入人心,环保观念成为生活日常;古典雅趣千变万化,国风和各种媒体形式结合,形成新的审美情趣;青年人的生活更是多元化,不愿被定义。
  5. 1.《黑白之城》中的城市色彩记忆 2. 城市离不开色彩 3. 城市活动中的色彩狂想 4. 色彩运用是门艺术
  6. 文化福祉; 自然福祉; 工作福祉; 环境福祉; 彼此间的福祉。
  7. 大南坡村大队部改造: 1.公共闲置资产的活化利用; 2.传统建筑改造中的空间转译; 3.乡建项目的可持续性
  8. 1.让孩子边玩边学的图书馆 2.通过与当地木匠和村民的共同建造,保留传统文化,保护建筑遗产 3. 为社区而建造,通过建筑和设计给予孩子和乡村希望
  9. 面临拆除的建筑通过改造得以保留,重新赋予新的生命力,并成为村子吸引外来人群的唯一场所。瑶理田园驿站的营造,首先是以最少的干预行为,在原有建筑上进行套建。其次,充分运用场所特性,使其与临近的村落、国道形成对话。最后,延续在地特质,遵循村落肌理与平民建筑的体量特征。瑶理田园驿站是一场讨论乡村活化再造的实践,使得村民对建筑有了全新认知:一个场所能带活一个村。
  10. 1. 重塑公共空间体系 2. 批判地域主义与乡村社区的身份认同 3. 回应在地气候与文化
  11. 無名营造社自2018年3月开始持续介入黄岗侗寨实践,通过空间生产:“乡村公共空间再造”、“旅游扶贫+”、“社交营造计划”、“为老百姓造房子”;以及事件生产:“無名有展”、“無名青年”、“無名研究”等具体工作成果进行叙述,从而展开论述無名营造社如何应对中国乡村现状多元课题挑战的思考力与行动力?如何摸索以建筑设计为主要路径的乡村在地实践的诸多可能性?
  12. 1. 在地建筑——山谷的延续 2. 最少的材料,最“轻”的设计手段 3. 超越生产功能的社会活动场
  13. 借山院项目是我们对于北方山居生活的想象与实践。项目位于北方唯一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所在地:北京房山十渡景区,由一个镶嵌于半山腰的农房蜕变而来。在旅游商业集中开发的挤压下,无数传统村落逐渐没落,承载着当地智慧的营建传统和生活方式日益荒废。在此背景下,我们试图对京郊地区传统北方生活和石构技艺的延续和转译做的一次创造性尝试。 1. 面对自然的观点: 面对无法征服的壮观自然,和身处其中的个体对于安身之所的需求 ...
  14. 若不知来时路,怎知未来之处。 来有二意,一为到来(being),二为未来(future)。 来建筑的营造实践,取“来”之本义, 回望来时小路,又从来路出发, 探索当代本土的建筑艺术营造之路。
  15. 1. 筑乡境 2. 筑乡土 3. 筑乡人
28/02/2023
  1. 由马斯洛需求层次衍生出对建筑设计的人本需求的探索,如何满足人们不断超越的需求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2. Groundwork「软空间」的主張 如果建筑可以与人互动,建筑变得不再冰冷,与人之间的界线模糊化,就像玩玩具一样,人的心灵受到软化,可能获得瞬间的快乐。 我们在香港设计了教育博物馆。它的首层立面是一件可以与途人互动的玩具。表面平滑的立面其实满布机关:可以变成座椅、枱等等。有一些是门、有一些是窗。令人想入非非。 我们在深圳建立的金生幼稚园,里面的空间都是有弯曲的长身交织而成,可让学生在里面疯狂地捉 ...
  3. 点亮无界空间
  4. 1. 造园 2. 庭园建筑学 3. 倡导宅园合一的空间理念和生活方式
  5. 1. 贵州传统村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遗产文化: 转化空间和性别身份 3. 传统建构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6. 为WAD的“Future Home”,我们延展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 在可见的未来里,科技福利必然颠覆人们一以贯之的生活法则,而当这种便利成为新的法则之后呢?建立在其上的生活又会生长出什么形态的时代之花。 VALÈ两位主案设计Gaetano Scintilla和Valentino Lin拨开被科技包裹的时代捆绑,直接跳转“后科技”时代,去回溯生活之本源,人心之本源。
  7. 1. 与物为春 2. 与古为邻 3. 与时偕行
  8. 1.中国老龄化和健康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由于预期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预计到 2040 年,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总人口数量的 28%。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老年人对物理和精神需求的持续升级。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身心需求。 ...
  9. 演讲嘉宾:YANN FOLLAIN
01/03/2023
  1. 演讲嘉宾:Carlo Ratti
  2. 1. 豪宅的功能与质量标准 2. 豪宅建设中的痛点 3. 豪宅建设中EPCM的服务简介
  3. 与巴斯夫合作的重塑塑料项目,分享针对人性层面的广义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长久共存的中式的可持续性与顺势而为的材料观。
  4. 1.废墟遗迹 - 光重构 2.年轻人的城市客厅 3.光构筑商业 4.冲击 - 建筑性的表达
  5. 在成为一名故事叙述者之前,我们需要做一名诚挚的聆听者,认真聆听客户的需求,并与团队中不同专业的人才通力合作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故事,并确保故事中的每一个剧情与主线保持一致。
  6. 1. 塑深意始于求真 2. 塑写深意源自平衡 3. 塑写深意需要自律
  7. 演讲嘉宾:ANTONIO CITTERIO / PATRICIA VIEL
  8. 演讲嘉宾:Pecha Kucha
02/03/2023
  1. 1.什么是元宇宙 2.元宇宙的最佳进入方式:VR 3. LKDN在元宇宙项目中的探索
  2. 1. 边缘和界限 2. 建筑的过程是一场涂鸦 3. 即时的创作
  3. TBC
  4. 1. 2024宏观趋势解析 2. 环保消费者画像 3. 可持续设计趋势方向
  5. 1.限量设计的起源 2.当代艺术的发展与更加模糊的界限 3.设计的故事性
  6. 圆桌论坛

 

 

设计论坛金牌赞助合作伙伴 设计论坛银牌赞助合作伙伴
1 duravit

 

SDS LogoDesign Shenzhen LogoDesign Shanghai LogoAudi

 

“可持续设计峰会”2023 将于2023年9月21-23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以设计构建可持续未来。

了解可持续设计峰会  垂询参展